成都市住房保障五年规划解读

导语 成都本地宝为您带来成都市住房保障五年规划解读。包含总体目标、具体措施、人才公寓和产业园区配套住房最新消息等!

  成都市发布《成都市住房保障五年规划》。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棚户区改造规划等,科学测算住房需求总量及结构,合理确定开发建设规模、产品结构。从2017~2021年,全市新建住房17005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房(含人才公寓和产业园区配套住房)11929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及拆迁安置房5076万平方米。

   基本住房保障

   解决45万户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成都市住房保障五年规划》透露,将通过货币化保障与实物保障相结合的方式,新增解决13.6万户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到2021年底全市共解决45万户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完善租售补并举政策体系,采取实物配租与租赁补贴相结合的方式,逐步转向以租赁补贴为主,有效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确保全市在建保障性住房项目2018年底前全部建成交付使用,落实公共租赁住房6年居住期满腾退规定

  完善保障性住房准入程序和退出机制,实现住房保障“进得来、出得去”。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完善住房补贴政策,支持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通过市场租购解决居住问题。

  优化住房公积金制度设计,强化公积金住房保障和住房金融支持功能,进一步增强公积金制度普惠性、公平性。完成城东、城西、城南服务大厅建设,优化设置服务网点。

  建立农村住房保障系统。消除农村困难群众危房,确保居住安全,全面完成影响居住安全的农村C、D级危房改造。推进2017年全面完成脱贫攻坚易地搬迁项目建设,实现贫困村贫困户全面退出。

  

   人才安居

   租住5年后 可按原市价购买

  通过大力实施人才公寓和产业园区配套住房建设,吸引更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汇聚成都。五年内人才安居体系逐步健全,通过人才购房支持、人才公寓租赁和购买、产业新城(工业园区)配套住房租赁、自建人才公寓或倒班房租赁等方式,对符合条件的各类人才实施人才安居。筹集人才住房2771万平方米,切实改善人才居住条件

  在人才住房供给方面进行优化

  建设各类人才公寓和产业园区配套住房,服务产业园区项目建设。采取新增用地建设以及在新建商品房项目中配建租赁住房等方式多渠道筹集房源。新建项目主要由政府组建全资开发公司组织实施,市场化运作。项目选址在交通便捷、配套设施完善的区域,规划建设各项功能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精心组织确保项目品质。

  实施多样化人才安居方案

  通过向高端人才和产业人才实施5年租住人才公寓、5年后可按照原市场价格购买,租住产业园区配套住房、人才驿站等方式实施人才安居;国外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地方级领军人才、取得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或相应职称、技能、奖励的其他高级人才,以及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的急需紧缺人才,在限购区域内购买首套住房(包括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不受户籍、社保缴纳时间的限制等,对高端人才实施奖励性住房政策,对中级人才支持其改善型、长期性住房需求,对初级人才满足其阶段性、基础性住房需求。试点建设国际高端社区,吸引和聚焦一批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住房租赁市场

   引导居民住房租赁

  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出发点,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到2021年,全市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50万件,总面积3800万平方米,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企业达到55家

  在商品住房项目中配建一定比例的租赁住房,鼓励开发企业筹集建设租赁房源。配建租赁住房只租不售,由开发企业自持面向市场租赁。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利用已竣工且已具备使用条件的自持住房,开展住房租赁业务。支持住房租赁企业与开发企业深度合作,购买或租赁库存房源开展专业化住房租赁业务。鼓励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开发企业将闲置的商业、办公用房以优惠的价格出租,用于医院、养老、健康、体育、文化等公共服务。

  鼓励住房租赁消费,引导居民住房租赁。扩大基本住房保障租赁补贴覆盖面和补贴标准,切实支持保障对象和各级人才在市场租赁住房。落实住房租赁支持政策,引导城镇居民通过租房解决居住问题,公安、教育、公积金、医疗卫生等部门为符合条件的租房城镇居民提供居住证办理、子女入学、公积金提取以及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

  规范市场租赁行为,保障租赁各方权益。不断完善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为承租人享受公共服务提供便利。加强信用信息体系建设,建设成都市房地产行业信用信息平台。

  

  专家看法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院长、中国家庭金融与调查研究中心主任甘犁

  规划方案综合运用基本保障政策、公积金自愿缴存政策及人才安居政策为不同收入群体提供多种渠道保障。将非成都户籍常住人口纳入保障体系,有利于降低流动人口居住成本,推动新市民市民化进程,同时对提升成都城市吸引力,保障产业发展劳动力供给。对于个人出租房屋的鼓励符合当前成都租房市场发展的基本情况。目前,个人是成都租房市场的主要供应者,同时成都多套房家庭比例高,对于个人出租房屋的鼓励有利于盘活存量,提高住房使用效率,增加租房市场供给。此外,租赁型保障房逐步转向以租赁补贴为主,可以更为灵活高效的满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助理、武侯区政协委员、国家自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邓国营博士

  《成都市房地产业发展五年规划(2017-2021)》切实体现和执行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充分考虑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发展,切实加强需求和供给两侧综合管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其科学之处在于综合考虑了经济社会发展、人口结构优化、城市竞争力提升等影响房地产发展的主要因素,既保持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现阶段中的重要地位,又通过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满足市场的多层次需求,平抑住房价格的过快上涨,对市场与政府的角色定位进行了明晰科学的判断。从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历史来看,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尤其是住房价格的涨跌都受到其自身发展规律以及各国各地区特定的经济发展环境和发展阶段的影响。本规划是根据成都市本身的城市发展现状以及将来发展趋势的判断,统筹各方面的因素所做出的科学决策,符合我市的发展特点和国家对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要求,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

  西华大学区域社会经济研究所教授、所长,成都市政协委员于代松

  这次发布的《成都市房地产业发展五年规划(2017-2021)》,在两个方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1、开发复合地产。养老服务设施、旅居房、创客空间、文化创意地产等支撑城市发展多向度、工作生活多功能、养老休闲多接纳的新型房地产复合产品的入市,将极大地提升房地产多角度服务成都发展的能力、优化资源利用率、顺应老龄化时代对房地产的新需求、彰显成都包容性文化气质。2、加快在郊县(市)建设高品质住房,引导人口向近郊流动,推动中心城区人口疏解。这是对成都城市化率超过70%以后逆城市化潜在需求不断强化的及时、有效应对,也是对成都在都市农业、乡村旅游长期优质发展中积存下的巨大潜在资源、潜在市场的自然变现,还是对优雅成都养老的用心回应。另外,该规划较为全面、理性地兼顾了市民住房改善需求、人口增长新增住房消费需求、合理的房产自住需求,为未来成都房地产的整体供求平衡作出了前瞻性设计。

关注更新
返回本地宝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