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农合分级诊疗新规定全面解读
导语 新农合总是能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其实很多人对于四川新农合分级诊疗新规定并不是太清楚,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解读一下四川新农合分级诊疗新规定吧!
昨日,省卫计委发布了新农合分级诊疗报销实施细则。对新农合的报销程序和转诊程序捆绑的部分问题进行了解答。全叔根据网友反映的问题,梳理了这项细则。
上周,四川省卫生计生委、省委宣传部、省发展改革委、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中医药局6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的意见》,今年10月起四川将全面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其中关于报销程序和转诊程序捆绑的规定,许多网友提出了问题,但当时并未有细则可解读。昨日,四川省卫计委发布了新农合分级诊疗报销实施细则。对新农合的报销程序和转诊程序捆绑的部分问题进行了解答。全叔根据网友反映的问题,梳理了这项细则。
问题一:分级诊疗的目的是什么?
首先从内容来说,此次新农合分级诊疗是将报销程序和转诊程序绑定起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因为不管大病小病,许多病人都喜欢往大医院跑,导致大医院看病难看病贵,而基层医院又处于闲置状态,造成医疗资源浪费。
为解决这个问题,早在2010年,川大华西医院、川大华西医院分院西藏成办医院、以及成都望江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签订转诊协议。小病在成都望江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治疗,治不了转诊到川大华西医院分院西藏成办医院,如果还是不行再转诊到川大华西医院。在康复阶段,病人根据病情缓解情况也可以倒过来转诊到成都望江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直至痊愈。这种模式就叫做治疗和康复的双向转诊。
双向转诊看起来既解决了大医院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又解决了小医院医疗资源闲置的问题。
然而现实中病人并不买账,不信任基层医院,还是有什么病都往大医院跑。此时,除了起付线多几百块钱外,报销比例并没有很大区别,所以这种新农合报销程序对病人没有约束,保障不了双向转诊,逐级转诊。
这种情况下,在政策制定者看来,唯有革新新农合报销程序,规定“越级诊治未履行转院手续的原则上不予报销”,才能真正让病人留在基层医院的愿望得以落实。
问题二:农民兄弟在大城市里打工得了病了,投奔儿女的老年人得病了,必须马上回乡村医务所看病?
《分级转诊意见》规定了首诊基层医院,只有在首诊医院出具转院证明后才能转至大医院,不然不能进行新农合报销。这让许多异地投奔或打工的网友产生疑问,如果生病,是不是非得要回参合地基层医院治疗获得转院证明后才能到大医院?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细则》规定:外出务工、探亲等人员患病,也应做到基层首诊,并自入院次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参合地新农合管理经办部门报告,办理登记备案手续。
也就是说,可以就地就诊,只要首诊在二甲以下(包括二甲)的医院。不过需要入院后立即向参合地报备。目前《细则》对报备程序未详细规定,是可以网上办理,还是打个电话就可以,或者必须本人或者家属现场办理还无从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