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导语 地铁在成都交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出门地铁是十分方便的。很多人都在关心,成都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是怎么样的呢?别着急,小编帮大家整理了成都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赶紧来看下吧!
3.4污染防治措施及达标情况
3.4.1评价标准
根据成都市成环建复[2013]6号“成都市环境保护局关于成都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执行环境标准的批复”确定采用标准。
1、声环境
声环境影响评价标准表
标准号及名称 |
标准等级及限值 |
适 用 范 围 |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
4a类 昼间70dBA、夜间55dBA |
临街第一排建筑面向道路一侧的区域(含第一排建筑物)。4a类标准区 |
2类 昼间60dBA、夜间50dBA |
城市中心2类标准区、学校、医院 |
2、振 动
环境振动执行标准值表
适用地带范围 |
昼 间 |
夜 间 |
备 注 |
居民、文教区 |
70dB |
67dB |
铅垂向Z振级VLZ10 |
混合区、商业中心区 |
75dB |
72dB |
|
交通干线道路两侧 |
75dB |
72dB |
3、水环境
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体标准
地下水:《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
4、空气环境
(1)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
(2)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
3.4.2声环境保护措施
合理安排施工机械作业时间。限制夜间进行高噪声、振动施工作业,各施工单位均按要求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
合理布局施工设备、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在施工安排、运输方案、场地布局等活动中考虑到噪声的影响,可将发电机、空压机等高噪声设备尽量放在隧道内。在距离声环境敏感点较近的施工场地内,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减轻施工期机械噪声对声环境的影响。
调整万年场站1号、东三环3号风亭至距离敏感建筑物15m以外,在车站风亭、冷却塔15m(4类区)声防护距离范围内,不宜新建、扩建学校、医院、居民区等敏感建筑;加强消声处理等,风亭、冷却塔对声环境敏感点的影响满足相应规范及标准要求。
3.4.3振动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过程中控制强振动施工机械的使用,并尽量将施工中各种振动性作业尽量安排在昼间进行,避免夜间施工扰民。在距离建筑物较近地段施工,减少工程施工对地表构筑物的影响。对隧道施工地段应对地表建筑物加强施工期监测,事先对周边详细调查、做好记录。根据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对周边建筑物形变及地面沉降均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及时根据沉降观测资料采取工程措施。
评价对超标的敏感点采取减振措施,采取特殊减振措施(如钢弹簧浮置板道床)1020单线延米,高等减振措施(如减振扣件)5680单线延米。在采取减振措施后,各敏感点由本工程产生的振动均能达标。
3.4.4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
1、严禁施工废水乱排、乱放。并根据成都市的降雨特征和工地实际情况,设置好排水设施,制定雨季具体排水方案,避免雨季排水不畅,防止污染道路、堵塞下水道等事故发生。
2、将施工排放的泥浆水沉淀处理后,回用于场地冲洗或绿化,不外排,污泥经干化后统一外运至指定地点由地方渣土管理部门统一处置。
3、沿线各站设化粪池进行预处理后就近排入城市管网,最终进入污水处理厂。
4、西河停车场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城市管网,生产废水经中水回用系统处理后回用。
3.4.5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1、明挖法施工的车站需进行施工前降水。降水影响半径均在54~67m之间。施工前的疏干排水会使局部范围内的水位降低,有可能诱发地面沉降问题。在施工时,宜合理地选择降水方法和基坑支护措施,加强沉降检测,把由于降水引起的环境问题降低到最低,避免因降水导致地面沉降,危及基坑周边建筑物的地基安全。
2、当基坑开挖深度较大时,可能发生水土突涌事故,设计、施工时可通过工程降水减压等措施避免水土突涌的发生。
3、地铁的修建有可能使地下水水位壅高,但壅高水位给建筑物带来安全方面的不利影响的可能性较小。施工时应该及时对开挖的地方进行回填,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地下水的过水断面,最大限度的减少工程对地下水径流的影响。
3.4.6空气环境保护措施
1、在开挖、钻孔时对干燥断面应洒水喷湿,使作业面保持一定的湿度;对施工场地范围内由于植被破坏而使表土松散干涸的场地,也应洒水喷湿防止扬尘;回填土方时,在表层土质干燥时应适当洒水,防止回填作业时产生扬尘扬起;施工期要加强回填土方堆放场的管理,要制定土方表面压实、定期喷湿的措施,防止扬尘对环境的影响。施工场地的弃土应及时覆盖或清运。极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扬尘对周围敏感点的影响。
2、对所有的风亭都进行了除臭、绿化及消声处理,并对风亭四周进行绿化,栽种攀爬类植物等措施。
3.4.7固体废物影响防护措施
1、严格遵守成都市关于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中的有关规定,余泥等散料运输必须有资质的专业运输公司运输,车辆运输散体物料和废弃物时,必须密闭、包扎、覆盖,不得超载、沿途撒漏;运载土方的车辆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指定路段行驶,尽量缩短在闹市区及居民区等敏感地区的行驶路程;运输过程中散落在路面上的泥土要及时清扫。
2、对沿线各车站的生活垃圾,运营管理部门可在车站内合理布置垃圾箱,安排管理人员在地面和车厢内及时清扫并进行分类后集中送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3.5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本工程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工程运营无环境风险。
3.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
本项目拟采取的治理方法均为通用、成熟和有效的方法,在运行稳定的情况下,通过采取的环保措施可减轻或消除项目施工或运营对沿线的不良影响。
3.7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
工程的建设对沿线影响区的社会环境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工程实施虽然会对沿线区域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和污染而造成环境经济损失,但工程采取环保措施后,可将工程环境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本线的建设将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避免了地面城市道路建设给成都市空气环境、声学环境质量带来的污染影响,符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同步增长的原则。
3.8建设项目防护距离内的搬迁情况
本项目工程拆迁总数量为22513平方米。
3.9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
根据地铁工程运营期的特征以及运营后的环境监测模式,建议建设单位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承担。根据各项目的工程特征,运营期环境监测项目包括噪声(等效A声级)、恶臭、生产废水(PH、SS、CODcr、BOD5、石油类)、振动(垂直Z振级),并制定相应的环境监测方案。
在工程建设前期和施工期,建设单位设置兼职的环境保护管理人员,负责工程建设前期的环境保护协调工作,并负责处理环境问题投拆;施工期,建设单位由总工办负责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管理,负责在拟定施工招标文件、施工合同和工程监理招标文件中中的环保条款和责任,督促和检查施工单位按照环评要求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并负责施工期的环保投诉和处理;各施工单位均设有安质部,专人负责本标段的环境保护工作,接受建设单位、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在工程运营期,建设单位应设专职或兼职环境保护管理人员负责4号线二期工程运营期的环境保护工作,其业务受四川省环保厅和成都市环境保护局的指导和监督。
4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成都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与《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3-2020)》中规划的4号线二期工程线路走向基本相符,执行了环保部“关于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17)及线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的要求。工程建设及运行主要带来生态、噪声、振动、地表水、地下水等环境影响,通过在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营阶段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后,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得到有效控制和缓解,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论证,本工程建设是可行的。
5 联系方式
5.1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人:林旭明
电话:028-61639113
传真:028-61639050
电子邮箱:cddt2007@126.com
通讯地址:成都市天府大道中段396号
邮编:610041
5.2评价机构
环评机构: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人:黎女士 彭女士
电话:028-87702825
传真:028-87672263
电子邮箱:teyghc@263.net.cn
通讯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通锦路3号中铁二院环境工程研究院
邮编:610031
更多关于成都地铁4号线内容,请查看:
成都地铁4号线站点 | 成都地铁4号线线路图 |
成都地铁4号线西延线平面图 | 成都地铁4号线二期线路图 |
成都地铁4号线二期什么时候开工 | 成都地铁4号线二期站点 |
成都地铁4号线西延线平面图 | 成都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更多关于成都地铁最新线路、站点路线查询请点击:成都地铁路线查询